文章分享

心理學?還是洗腦術?

詳細介紹
作者:藍丞弘(IAANLP專任講師)

 
身體不聽使喚的時候,誰能幫助你?

週一的早晨,鬧鐘已經按掉三次。小芸心裡很清楚:再不起身,就要遲到了。可是,她還是忍不住點開了IG,滑到一張張美食照,心想:「啊,出門的事,等一下再說吧!」

這樣的場景,你是不是也很熟悉?我們都知道該做什麼,但身體偏偏不聽使喚。於是當有人基於好意,跟你說:「其實你可以試試NLP。」你也可能會下意識懷疑:「這不就是心理學換個名字?還是某種洗腦術?」

想想看,當你人生陷入迷茫或煩惱,你希望你的內在潛意識,獻給你一張複雜的地圖,然後告訴你:「你現在人在哪裡?」還是它就像導航App,你設定了目標,然後它直接告訴你「下一步往哪裡走!」。

NLP屬於後者,NLP真正厲害的地方,不是為你分析「我為什麼會迷路?」,而是讓你知道:「我現在該怎麼做!


 
NLP是什麼?為什麼它和心理學不同?

NLP,全名是「神經語言程式學」(Neuro-Linguistic Programming)。

心理學,像研究天氣的氣象局,它為你詳盡分析並告訴你「為什麼會下雨」。

NLP,則像是一頂遮雨棚,為你「創造內在遮風擋雨的空間」。

NLP的重點是觀察「人是怎麼成功的」,然後把那套模式學起來,再將模式套用到任何人的生活。它不是心理學的分支,更像是一套「模仿卓越」的工具

讓我來舉幾個例子,以便你更加了解它的樣貌~
 
郵件拖著不回,我該怎麼辦?
 
小安見到老闆的郵件,常常拖著不回。心理學會告訴他:這是因為焦慮、完美主義作祟。聽完分析,他心裡點點頭,可是郵件還是沒有回。

NLP的技巧,很直接:
  1. 請小安閉上眼睛,想像那封郵件。
  2. 如果畫面是模糊、灰暗、遙遠的,就把它拉近、放亮,甚至加上輕快的音樂。
  3. 然後想像自己按下「傳送」的瞬間,伴隨一陣歡呼與掌聲。
結果?他發現自己居然很快地把郵件處理好了。

這就是「知道」與「做到」的差別:心理學讓你理解「為什麼拖延」;NLP教你「如何動手」。
 
減肥的難題:知道為什麼,還是不想動
 
小明想減肥,心理學能幫他分析:「你其實是壓力大,所以用吃來紓壓。」、「你的潛意識把甜食和安全感綁在一起。」

這些分析很有道理,但當眼前出現一塊蛋糕時,他還是伸手了。

NLP的做法卻不一樣:請小明把「運動後的舒暢感」放大,將運動的畫面調亮、讓色彩更鮮豔,甚至在腦海中加入音樂與歡呼聲。

同時,也把「吃蛋糕後的沉重感」放大,並將吃蛋糕的畫面調成黑白、模糊,並壓縮到角落。

結果呢?身體就開始傾向去運動,而不是再來一塊蛋糕。

心理學讓小明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,NLP直接給了他一個立刻行動的開關。
 

 
吵架後的兩種選擇
 
小芳和男友吵架後,哭著跟閨蜜說:「他根本不懂我!」

心理學的視角,可能會分析依附理論,指出她因為童年缺乏安全感,才會過度渴望伴侶理解。這樣的分析能讓她覺得「啊,原來我是這樣」。

NLP視角:直接先引導她想像男友真心聽懂她的時候,心中會浮現什麼樣的畫面,她會聽到什麼話,身體會有什麼樣的感覺?再引導她如何順利地把這個需求表達出來:「我真的需要你聽我說完,而不是急著打斷。」

心理學帶來內在的理解,NLP帶來具體的解決策略。
 
你可以立即行動的NLP日常小練習
 
下次當你卡住時,試試這個NLP小練習:
  1. 想一件你一直拖延的事。
  2. 注意腦中浮現的畫面:模糊?黑白?靜止?
  3. 把它調整成「你願意去做」的樣子:清楚、彩色、立體,加點背景音樂。
  4. 感受一下,心情有沒有變得比較輕快?
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:你的潛意識可以心領神會「畫面和感受」,卻不一定聽得懂「道理和說教」。
 
學習NLP,就像洗心革面
 
更加可喜可賀的是NLP不只用在以上三種例子,它幾乎可以套用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:
  • 在工作上,幫你快速切換到「最佳表現」的狀態。
  • 在感情裡,讓你學會聽懂對方真正的需求,而不是只爭論對錯。
  • 在自我成長上,幫你把「我不值得」轉換成「我值得擁有幸福」。」
它像是一個「即時轉換器」,讓你的腦袋和身體重新對齊,發揮身心合一的效益。


 
NLP其實是一把解開心鎖的心鑰
 
NLP不是心理學,也不是洗腦術。它是一把鑰匙,能幫你打開潛意識的大門。

當你懂得和潛意識說同樣的語言,你會發現:

很多困境,不需要苦撐,只需要一個「對的方法」

或許,下一次當你又想滑手機、逃避現實的時候,不妨在心中給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畫面:清楚、彩色、輕快。

你會發現,人生其實可以更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