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吳永洋(IAANLP專任講師)

照顧一位有 自戀型人格疾患(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, NPD) 的家人,往往是一條不容易的路。也許你會覺得心很累,怎麼付出都得不到感謝,甚至反而被責怪。你可能常常懷疑:是不是我不夠好?是不是我做錯什麼?
其實,這不是你的錯。這樣的互動困境,和 NPD 的特質有關。理解之後,你會知道:你能做的不是「徹底改變他」,而是先學會保護與照顧自己。
什麼是 NPD?
NPD 是一種人格疾患,核心特徵是 自尊極度脆弱。表面上看起來自信、驕傲,甚至有魅力,但內心深處常常害怕被否定,常覺得羞愧與空洞。
常見的外顯表現包括:
- 需要大量讚美:好像永遠不夠,總是想要別人肯定。
- 以自我為中心:談話很容易繞回自己,很少真正聆聽。
- 缺乏同理心:不太在乎別人的感受,或表達方式顯得冷漠。
- 理想化與貶低循環:一開始把你捧得很高,但一旦失望,就立刻否定或攻擊。
- 情緒容易爆炸:特別是被批評或拒絕時,會出現強烈的憤怒。
照顧者會遇到什麼挑戰?
對家屬來說,最辛苦的往往不是勞累的照顧工作,而是長期的情緒壓力:
- 付出很多卻得不到感謝,反而被挑剔。
- 隨時擔心踩到地雷,一句話就可能引爆怒火。
- 感覺被耗盡,生活裡只剩下「照顧」,卻沒有自己的空間。
很多家屬在這過程中,會出現一種矛盾:一方面心疼、想照顧,另一方面卻也會生氣甚至怨恨。這是非常正常的,並不代表你不孝或不愛對方。情緒本來就是照顧旅程的一部分,你的憤怒與疲憊,和你的愛一樣真實。請允許自己有這些感受,這也是自我照顧的一種。

NLP 提供的三個自我調適做法
做法一:換框思考(Reframing)
當你被批評時,不妨提醒自己:
「這不是針對我這個人,而是他在保護自己脆弱的內心。」
把「攻擊」換框為「防衛」,就能少一點受傷感,多一點理解。這不是要你容忍傷害,而是幫助自己不要被情緒綁架。
做法二:呼吸錨定(Anchoring with Breathing)
照顧時常常會覺得被壓得喘不過氣。這時候,可以用簡單的呼吸錨定:
每天都可能面對衝突,怎麼準備自己呢?試試未來預演:
當你被批評時,不妨提醒自己:
「這不是針對我這個人,而是他在保護自己脆弱的內心。」
把「攻擊」換框為「防衛」,就能少一點受傷感,多一點理解。這不是要你容忍傷害,而是幫助自己不要被情緒綁架。
做法二:呼吸錨定(Anchoring with Breathing)
照顧時常常會覺得被壓得喘不過氣。這時候,可以用簡單的呼吸錨定:
- 找一個你曾經覺得安心、放鬆的畫面(例如海邊、樹下)。
- 深呼吸,把這個畫面想像得清清楚楚。
- 在呼吸的同時,輕輕握住自己的手心,建立「平靜錨」。
- 以後遇到壓力時,只要做這個呼吸+握手的動作,就能快速回到安定感。
每天都可能面對衝突,怎麼準備自己呢?試試未來預演:
- 在腦中模擬:當他下次發火時,我會先深呼吸,再平靜回應。
- 想像自己用柔和的語氣說:「我聽到你很不滿,但我需要一點時間。」
- 重複幾次這個畫面,讓身體習慣這樣的反應。
建立你的支持網絡
除了 NLP 的自我調整技巧之外,還有一件事非常重要:你不必單打獨鬥。
- 可以參加「照顧者支持團體」,聽聽別人怎麼走過這條路,會讓你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。
- 善用「喘息服務」或社區長照資源,給自己一些休息的空間。
- 與信任的朋友或專業人員傾訴,把壓力說出口,而不是悶在心裡。
支持網絡的存在,就像安全網,讓你在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,不會整個人掉進谷底。
給照顧者的一句話
照顧一位有 NPD 的家人,不是一場短跑,而是一場長程馬拉松。你不必把所有責任都背在自己身上,也不要期待自己永遠完美。
請記得:你有權利照顧自己,有權利設定界線,有權利過好自己的生活。當你先穩住自己,才可能真正陪伴對方。
請記得:你有權利照顧自己,有權利設定界線,有權利過好自己的生活。當你先穩住自己,才可能真正陪伴對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