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藍丞弘(IAANLP專任講師)

我的好意,為什麼成為彼此的芥蒂?
你是不是也曾這樣想過:
「我沒有惡意啊,為什麼對方那麼敏感?」
「我只是想要他改一改而已,怎麼搞到現在還在冷戰?」
「我到底要怎麼說,他才聽得進去?」
如果你有過這些心聲,先恭喜你,你的反省正引領你進入一種更成熟的溝通境界。
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一套溫柔而不軟弱、真實卻不傷人的說話方式:非暴力溝通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, NVC)。它會徹底改變你對「說話」的觀點,也可能翻轉你的人際關係,甚至你的人生格局。
為什麼你值得學會非暴力溝通?
因為你內心渴望的,其實不是說服,而是「連結」。
每當我們說出一句話,內心真正的期待,往往不是「我贏了」,而是「你懂了」。
只可惜,我們太習慣急著表達、急著解釋,忘了溝通的目的是彼此的交流,而不是單方面的宣洩。
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:說話,是維持關係的媒介。
好好說話,可以讓你與人意見相左時,可以繼續維持關係;被冒犯時,不需要反擊。只要你願意,你不但可以態度優雅從容地說出實情,還可以拉近與對方的關係。
對於正在修養身心、想要覺知清明的人而言,這不僅是表達立場的技巧,更是一種精神境界的展現。

什麼是非暴力溝通?
非暴力溝通是心理學家Marshall Rosenberg所發展的一套對話架構,被廣泛運用在衝突轉化、親密關係、教育現場、心理療癒,甚至社會對話中。
它的核心架構非常簡單,但威力極強,分為四個步驟:
搭配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的溝通法則,這四步驟也精準對應NLP的「配合、配合、配合、引導」基本模式:
2. 感受:我感覺怎麼樣?(用我來表達情緒)

它的核心架構非常簡單,但威力極強,分為四個步驟:
- 觀察:描述狀況,而非評論。
- 感受:揭露情緒,而非指責。
- 需求:表達需要,而非控訴。
- 請求:提出建議,而非命令。
搭配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的溝通法則,這四步驟也精準對應NLP的「配合、配合、配合、引導」基本模式:
- 觀察 = 配合現場事實
- 感受 = 配合心理狀態
- 需求 = 配合正面目的
- 請求 = 引導行動方案
日常練習:簡單四句話,創造理解與和解的空間
你可以試試這個簡單的非暴力溝通練習,每次只需幾分鐘,但可能影響一生。
非暴力溝通四步驟練習:
請用你最近覺得「溝通卡住」的一件小事來練習。
1. 觀察:我看見了什麼?(先不加入判斷)
非暴力溝通四步驟練習:
請用你最近覺得「溝通卡住」的一件小事來練習。
1. 觀察:我看見了什麼?(先不加入判斷)
例如:「今天下班回家時,餐桌上還有早上的碗盤。」
✘「你又偷懶沒洗碗」=批判
✔「碗盤還在桌上」=觀察
2. 感受:我感覺怎麼樣?(用我來表達情緒)
例如:「我看到時,有點焦躁。」
✘「你讓我很不爽」=責怪
✔「我感覺很焦躁」=自我感受的揭露
✔「我感覺很焦躁」=自我感受的揭露
3. 需求:我需要的是什麼?(不是要求行為,而是表達渴望)
例如:「我渴望的是一種彼此分工、互相支持的感覺。」
✘「你應該分攤家事」=控訴
✔「我需要互相支持的感覺」=表達需求
✘「你應該分攤家事」=控訴
✔「我需要互相支持的感覺」=表達需求
4. 請求:我希望的是什麼?(具體、可以選擇的邀請)
例如:「你今晚能不能幫忙把碗盤收拾一下?」
✘「現在就去洗!」=命令
✔「你現在方便幫忙一下嗎?」=請求
✘「現在就去洗!」=命令
✔「你現在方便幫忙一下嗎?」=請求
這四步驟,就是一套讓衝突降溫,讓理性運作,讓感情升溫的溝通策略。
你可以依照四步驟寫下來進行日常生活中的小練習,也可以在心裡多次演練,下一次真的開口時,你會更加自然且篤定。
你可以依照四步驟寫下來進行日常生活中的小練習,也可以在心裡多次演練,下一次真的開口時,你會更加自然且篤定。

這不只是一種說話技術,更是一種人生態度
非暴力溝通不只用在化解衝突上,事實上,它也可以發揮在你生活的每一種層面中。
在親子關係中:
你不再使用情緒壓制孩子,而是學會看懂行為背後的需求,引導、幫助孩子培養為自己思想及行為負責的能力。
在職場溝通中:
你能自然而然地說出讓人「願意配合」的話,而不是讓人「不得不服從」的命令,進而提升你的領導力與信任感。
在親密關係中:
再多爭執,也不會變成冷戰,而是與對方一起找到和諧相處、關係平衡的機會。
與自己相處時:
當你做錯事時,不再精神內耗的罵自己「真沒用」,而是開始與自己同一陣線地詢問自己:「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我現在可以怎麼做,以滿足我的需要?」
在親子關係中:
你不再使用情緒壓制孩子,而是學會看懂行為背後的需求,引導、幫助孩子培養為自己思想及行為負責的能力。
在職場溝通中:
你能自然而然地說出讓人「願意配合」的話,而不是讓人「不得不服從」的命令,進而提升你的領導力與信任感。
在親密關係中:
再多爭執,也不會變成冷戰,而是與對方一起找到和諧相處、關係平衡的機會。
與自己相處時:
當你做錯事時,不再精神內耗的罵自己「真沒用」,而是開始與自己同一陣線地詢問自己:「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我現在可以怎麼做,以滿足我的需要?」
結語:說出口的話,會塑造你的世界
語言會創造實相。
你說的每一句話,都在定義你是誰、你相信什麼、你想往哪裡去。
非暴力溝通,不只是讓你變成「擅於說話的人」,還能讓你成為一個既能看見自己需求,也能兼容、照顧他人感受的人。
如果你想擁有更成熟、更自由、更能互相支持的人際關係,從一句「我觀察到⋯⋯」開始,就是最溫柔也最有力量的修煉。
你說的每一句話,都在定義你是誰、你相信什麼、你想往哪裡去。
非暴力溝通,不只是讓你變成「擅於說話的人」,還能讓你成為一個既能看見自己需求,也能兼容、照顧他人感受的人。
如果你想擁有更成熟、更自由、更能互相支持的人際關係,從一句「我觀察到⋯⋯」開始,就是最溫柔也最有力量的修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