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藍丞弘(IAANLP專任講師)、黃之瑩(IAANLP高階執行師)

朋友發牢騷,為什麼我也得遭殃?
某天晚上,閨蜜氣噗噗打來電話,猛地一陣輸出,大肆抱怨男友;或是兄弟突然約你喝一杯,酒過三巡,開始訴苦:「她根本不懂我!」
而你,身為那個「夠義氣、夠挺朋友」的人,安慰過、給過建議、陪他罵過人,甚至曾不耐煩地提醒:「你不是上次就說過了?」
但是很奇怪,就算你做了這麼多,對方的問題仍然一再發生,眉頭依舊深鎖、痛苦如故;有些人還會因為你的話,開始疏遠你。
你可能不禁懷疑:「我到底哪裡做錯了?」,並感嘆做人好難...
不是你的錯,你只是弄錯了方向,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種人際關係的盲點,試著使用另一種不一樣的傾聽方式,它不只會讓朋友感覺被你理解,更能讓你的感情與親情,默默升溫、深層修復。
這是NLP溝通中最有力量的心法:「聽懂內在需求」。

為什麼我們越想幫,朋友卻越不領情?
首先,你可能嘗試過以下幾種「無效的聆聽模式」:
- 提供解方模式:「你就直接跟他講清楚就好了啊!」
- 盲目站隊模式:「他真的不行耶,你們乾脆分一分算了啦!」
- 批評轟炸模式:「這都跟你講幾次了?你要不要去看醫生?」
- 逃避轉移模式:「唉唷,別想那麼多啦,我們來去唱KTV!」
NLP相信每一種行為都有某種正面的目的,基於這項精神,我們聆聽的焦點,不是對方遇到的問題,而是他「內心需求」的呼喊。
一個人會花時間抱怨,往往不是想昭告天下事件本身,而是這個事件碰觸到「他內在某項重要的價值觀」,讓他不由自主地講個不停。
例如:男友對女友愛買包包的行為很生氣,他真的是在意女友愛買包包嗎?
不,很可能是源自於對未來的不安全感。他內心可能想著:「我為了生活這麼努力打拼,你卻毫不在乎我們的未來,只會浪費我們有限的資源... 」
NLP的對話訓練很重視一項核心原則:把焦點從「行為的對錯」轉移到「對方內心真正的需求」。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,對方通常會感覺到自己被理解,也更可能開始自己找到化解問題的方向。

三步驟打造真正的聆聽力
第一步:先接住對方的感受,暫緩給建議
先別急著說:「你應該怎樣」,試著說:
開始問問他:
陪他一起釐清接下來怎麼走:
先別急著說:「你應該怎樣」,試著說:
- 「你現在一定很難受吧?」
- 「我聽得出來你真的很在意這件事。」
- 「我看得出這段關係,對你其實很重要。」
開始問問他:
- 「你這麼在意,是不是因為這跟你某個想要的東西有關?」
- 「如果這件事能有改變,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麼?」
- 「你希望對方能明白你哪些心聲?」
- 「你們的未來,在你心裡,是什麼模樣?」
陪他一起釐清接下來怎麼走:
- 「你打算什麼時候和他談談這件事呢?」
- 「如果談完他還是不改,你自己願意接受嗎?還是你有什麼底線?」
最後一個魔法提示:這不只是「幫助別人」,而是你也會改變
你會發現,當你不再急著給建議、不再試圖「解決他人的人生課題」,而是學會「真正去理解」的時候,不只能療癒對方,你的內在也會前所未有地清明。
真正的傾聽,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,在這樣的交流中,我們都會變得更成熟,更柔軟,也更有力量。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不妨分享給身邊那個總是愛當心靈導師的朋友,或是那個總覺得沒人懂自己的家人。
下一次,他們也會更懂得傾聽你。
真正的傾聽,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,在這樣的交流中,我們都會變得更成熟,更柔軟,也更有力量。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不妨分享給身邊那個總是愛當心靈導師的朋友,或是那個總覺得沒人懂自己的家人。
下一次,他們也會更懂得傾聽你。